买买提·赛买提和舞伴在当地一户农家小院表演鸡舞。受访者提供
鸡年春晚中的舞蹈节目――鸡舞,相信表演者们夸张的动作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实际上,在新疆哈密,鸡舞因其独具特色流传已久,目前已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表演者分别扮演公鸡、母鸡振动双翅登场,时而装作鸡鸣模样,动作逼真,引人发笑。
这是记者在哈密看到的鸡舞表演。
在哈密,不仅在乡间可欣赏到鸡舞,在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游客也能欣赏到这一原生态表演。
今年50多岁的买买提·赛买提是哈密市伊州区一位农民,同时还是哈密木卡姆中心一名公益性演员。因为表演鸡舞的男演员只有他一人,这位鸡舞传承人几乎天天在跳。鸡舞全程演完一般需8分钟,动作幅度大,耗费体力,身着厚厚羽毛样式表演服的他常被汗水浸透。
“鸡舞是我们这里的保留节目,每天都有人点名看,已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哈密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吐尔地·吐尔逊说。
据介绍,买买提·赛买提等人表演的鸡舞不仅在当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常受邀到内地表演。
说起学鸡舞的经历,买买提·赛买提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一天,他对镇上一位老艺人跳的鸡舞很感兴趣,就跟着学习,回家再跟着鸡的动作模仿,时间久了,终于跳得有模有样了。
据了解,新疆的游牧民族经常会把动物的动作编成舞蹈,除鸡舞外,新疆还有骆驼舞、马舞等。
村里以前有不少老人会跳鸡舞,但现在年轻人没几人会跳。买买提·赛买提最大的心愿就是为鸡舞找到更多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