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阿比拜
“雄鹰振翅高飞的那一刻或许至为耀目,但是,最难的是一年365天,它每天都会在群山之上留下振翅的痕迹。无惧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当它警惕地盘旋在天空中,俯视帕米尔的群山万壑,随时准备俯冲而下或者扶摇直上。那不断重复的每一日,于它来说都是战士衣不解甲驰骋边关。我甚至觉得,当拉齐尼·巴依卡巡逻于群山之上,脚步笃定,神情坚毅,如同雄鹰一般翅膀舒张、指掌有力地在九天翱翔,他一定顿悟了生死的奥义。”翻开《群山之上》,读到这一段,许多人都会泪目。
2022年8月,长篇报告文学《群山之上》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追寻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的足迹,多角度、全景式展现了拉齐尼·巴依卡一家爱国爱疆的执着信念、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守边护边的家国情怀。该书以浓墨重彩的笔触致敬英雄、礼赞英雄、缅怀英雄,让拉齐尼·巴依卡的精神成为这个时代的灯塔,让更多的继承者沿着他的航向奋勇前进。
《群山之上》由高天龙、赵青阳、杨春3位作家创作。4月24日,谈及创作时的感受,该书作者之一、喀什地区文化艺术创新研究会主席赵青阳说:“从2017年为拉齐尼·巴依卡等‘感动喀什十大人物’撰写颁奖词,到2021年仲春撰写报告文学《群山之上》,冥冥之中,我的生命似乎被未知的力量牵引着,不断地靠近他。”
书写主题创作过程,也是让作家得到情感及精神升华的过程。为呈现“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生活和精神历程,赵青阳4次来到他的成长之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采访。在一次次的采访中,她不断复原拉齐尼·巴依卡的精神版图,也让自己的灵魂受到净化。赵青阳说,随着采访与写作的推进,那些思想深处的尘埃,逐渐被真切的感动所荡涤。在高原,冰雪是透明的,万物也会随之简单透明;天地是清澈的,人的灵魂也会随之变得干净清澈。
“采写拉齐尼·巴依卡是我人生的一段珍贵记忆,让我看到英雄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的。在他身上,延续着一颗一脉相承爱国爱民的火种,经由他不断地发散出去、播撒出去,让人们看到,光荣必将传承,英雄永不独行。”赵青阳说。
“写拉齐尼·巴依卡,我是带着一种使命感,那就是挖掘英雄身边人的记忆,把英雄的往昔留下来。”克拉玛依市(石油)作家协会副主席杨春说。2021年3月7日,杨春和采风团抵达喀什后,深入喀什大学和雪域高原塔什库尔干,克服天气寒冷、高原缺氧、道路难行等困难,追寻英雄的足迹。回来之后,她对近50个小时的采访录音进行整理、鉴别、思索,又查漏补缺,通过打电话补充采访、沟通细节等,最后创作了书中的篇章《魂归》,用文字展现了英雄的魂魄回归高原,向家人、朋友、战友、村民告别,向家乡的高原、河流、白云、牦牛告别。
“那段时间,我每天不写够3000字不睡觉,被激情推动着写呀写,拉齐尼·巴依卡就像是一把火、一盏灯,即使站在最暗的路口,也能照亮我,照亮别人。”杨春说。
《群山之上》出版后,赞扬声一片。读者胡莉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对帕米尔雄鹰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我的脑海中响起了那首纪念拉齐尼·巴依卡的歌曲,旋律悠扬深远:‘雄鹰飞过帕米尔,清风带去我的思念,万家灯火梦中家园,是你永远的眷恋……’这本书让我知道,拉齐尼来过,且从未远去,他依旧如此鲜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