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中国政府网 新疆政府网

岳普湖县破零田之困 解缺水之忧 提整治之效

发布日期:2025-08-19 18:38 来源: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地区积极推动岳普湖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87.75万亩,占耕地面积72.2%,实现耕地从“粮田”到“良田”的蝶变。

一、强化全流程管理,做到四个确保县委、县政府将农田建设列为书记、县长头号工程,专班推进,挂图销号,闭环考核,群众共督共验。2019-2024年筹措资金6.14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29.57万亩。一是确保查准农田家底。以土地清理为牵引,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摸清86.95万亩国有、9.67万亩集体、23.77万亩三十年承包地分布,构建农田信息数据库,确保建设底数清;二是确保项目按期推进。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坚持调度、推进,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协同配合,着力构建“县级推动、部门落实、乡村配合”工作格局;三是确保质量监管到位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安排人员定期巡回工地,鼓励群众发挥监理员作用,确保质量过硬。4履职不到位监理单位罚款5.76万元对群众反映土地平整不达标的地块,责令2个施工单位补偿种植成本200余万元四是确保落实管护责任。项目竣工后,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明确管护责任。建立县、乡、村三长(局长、乡镇长、村民委员会主任)负责制,搭建“1+N”管护队伍组建县监管队伍15人,乡巡查队伍945人,村管护队伍93372确保良田良管长效

二、强化融合创新,采取高标准农田+模式”。对标党中央全覆盖工作部署,打造“农田建设+模式”一是推行高标准农田+“小田并大田”。120亩条田为界,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部门领导包项目、乡镇干部包田块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确定5万亩国有土地,由国有企业农水投集团金融贷款2000元实施“小田并大田”,土地流转溢价费偿还企业贷款;探索以奖代补模式,安排2628万元衔接资金,按400/亩补助标准,由乡镇股份制合作社实施6.57万亩农村土地小田并大田,村集体新增10%左右的土地收益和流转溢价费用于安装地下管网确保标准达标、农户增收二是实施高标准农田+“以管代渠”。发挥国有土地融资杠杆作用,采取引水+渠道+沉砂池(泵站)+输水管道+田间工程引水+渠道+水库+稳流池(泵站)+输水管道+田间工程输水方式,打造高标准农田2.0版本以管代渠全县计划投资68.4亿元,实施84.11万亩“以管代渠”。目前已完成3个灌区建设,覆盖高标准农田项目区7.3万亩,基本解决了水资源调配不均、沉砂池清淤管护难等问题,实现了农田建设再升级。

三、强化工作责任,打好农田集中整治“组合拳”。一是靶向发力,深挖突出问题。聚焦建设不规范、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对2020年以来63个项目全面自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50条。二是扎实开展集中整治,提升整治成效。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探头”和“前哨”作用,主动发现并整改问题19条,移交问题线索5条。召开地区现场会2次,县级工作部署会8次,不断推动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打印本文】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

智能问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