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中国政府网 新疆政府网

绿盲蝽防治期预测预报

发布日期:2025-06-30 19:37 来源:喀什地区林业和草原局 浏览次数: 字体:【

绿盲蝽Apolyguslucorum(Meyer-Dür)属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已记载的寄主植物有54200多种,常在多种寄主植物间转移为害。绿盲蝽在我国广泛分布,2014年,在新疆北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发现了绿盲蝽为害棉花、葡萄等多种农作物,这是有关新疆绿盲蝽严重为害农作物的首次记载。2017年,在南疆阿克苏地区发现绿盲蝽为害棉花等经济作物和枣树等特色果树。近年来,绿盲蝽已普遍在我区枣、核桃上发生为害。

1.危害特点

绿盲蝽在我区一年发生5代,第1代发生时间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2代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3代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第4代为8月上旬至9月中旬,第5代为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其中,以第5代成虫所产的卵进行越冬。田间绿盲蝽世代重叠现象明显,特别是第345代。最早于5月初可监测到1代绿盲蝽在枣园发生,绿盲蝽12代主要在枣树上为害,2代成虫开始转移至棉田,34代主要为害棉花等作物,第5代成虫迁回枣园。绿盲蝽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的汁液。第1代主要为害幼芽、嫩叶,幼嫩组织被害后,先出现枯死小点,随后变黄枯萎,顶芽被害生长受抑制,幼叶被害先呈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裂痕,叶片皱缩变黄,俗称“破叶疯”;第2代主要为害花蕾及幼果,花蕾受害后即停止发育而枯死脱落,重者其花蕾全部脱落,整树无花可开,幼果被害后出现黑色坏死斑,有的出现隆起的小疱,其果肉组织坏死,大部分受害果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2.危害趋势分析

626,接喀什市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疏附县自治区级测报点报告,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喀什市阿瓦提乡14村150亩、疏附县辽园镇19村1200亩枣园调查,发现枣园普遍受绿盲蝽为害,大部分枣叶受害出现孔洞,部分花蕾枯死脱落甚至全部脱落。随后工作人员又在疏附县园艺场、吾库萨克镇部分枣园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绿盲蝽第2代在疏附县枣园不同程度发生为害。2代成虫迁移转主时间集中,各县市高度重视,在发生为害枣园及时组织开展防控工作。

3.防治建议:

物理防治:利用绿盲蝽季节性转移的规律对成虫进行有效防治。6月中下旬成虫大量迁出果园和9月中下旬迁回果园产卵越冬时,田间悬挂黄板,诱杀绿盲蝽成虫,减少迁出和迁入的有效虫源。在果树萌芽前,在树干中下部绑扎诱虫带阻止地面孵化的绿盲蝽若虫上树。

化学防治:7上旬第2代成虫迁出枣园9月中旬第5代成虫迁回枣园后,可选用22%氟啶虫胺腈5000倍液、40%啶虫脒2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交替使用,喷药时间尽量在傍晚或早晨进行,整株及地面杂草彻底均匀喷洒。该成虫飞翔能力强,且善于潜伏,稍受惊动便迅速飞走,连片果园最好同时用药,彻底共同消灭。


【打印本文】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

智能问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