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中国政府网 新疆政府网

唐代泥塑仅14厘米高却震撼人心

发布日期:2025-10-11 11:15 来源:新疆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在喀什博物馆的展柜中,陈列着一尊唐代如来泥塑佛头像,前来参观的游客会不由自主地驻足细细端详。这尊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的佛头像,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目光?

这尊泥塑佛头像出土于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唐王城遗址),高14厘米、宽9厘米、厚7.5厘米。其面庞圆润,眉眼生动,浓眉如黛,双唇朱红,面带微笑。面部残留的黑、蓝、红、黄彩绘,不仅展现出唐代泥塑工艺的精湛,也隐藏着多元文化交融的印记。

“这尊佛头像小而精美,尤其是面带微笑的表情,看一眼就忘不掉。”前不久,参加“石榴花开青春绽放”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团结友谊赛的贵州队队员刘朵朵,在馆内研学时被这尊佛头像的神态深深吸引,“它和我家乡博物馆的展品风格完全不同,细腻的面部表情特别能引发共鸣。”

通过喀什博物馆的数字化交互装置,游客可放大观察佛头像颜料的细腻层次。喀什博物馆讲解员艾孜麦提·牙库莆介绍,经数字化保护项目分析,佛头像面部的黑、蓝、红、黄四色使用的是西域特有矿物颜料,绘制时则运用了中原传统的晕染技法;其发髻高圆而线条柔和,既保留了犍陀罗艺术的特点,又融入当地居民对柔和线条的偏好。

艾孜麦提认为,这尊佛头像最持久的美,在于能为不同观众提供情感共鸣,这种共鸣往往借互动体验得以增强。它告诉我们:文明从不是尘封的标本,而是活着的传承——当我们的指尖划过展柜,便接过了古人递来的火种;当它的笑容映进手机镜头,便成了新时代的故事开头。

【打印本文】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

智能问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