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什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立足农业大区实际,创新实施优质服务“七下乡村”工程,全力推动农技服务覆盖率、金融惠农兑付率、农资保供达标率等核心指标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
文化体育下乡丰富群众生活。扎实推进美丽宜居村建设和农村厕所革命,2025年28个美丽宜居村共安排资金3.67亿元、实施项目106个,目前已完工33个、完工率31.13%,已竣工验收15个、竣工率14.15%。2025年计划新建整改户厕84365户,截至目前,完成新建整改82397户、完成率97.67%。地区文化体育工作积极推进,已落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1689.6万元和“戏曲进乡村”专项资金430万元。各级文化机构累计开展文化活动1658场,服务群众90.65万人次,组织音乐剧巡演26场,“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603场,覆盖群众25.6万人次。
科技服务精准赋能农业增效。组织120名农技人员对接24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成示范面积1.64万亩。派出12名农技人员包联24个种植大户,组建农牧业巡回服务队年服务基层不少于30天。组建小麦、玉米、油料等作物4个技术服务组,覆盖12县市常态化开展田间管理指导,累计开展服务100余天、600多场,受益农户约1万人次。2025年确定主推技术8项,粮棉主导品种12个、示范品种15个。
金融惠农政策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农户达45.69万户,保险总金额112.43亿元,全年累计理赔赔付金额2.68亿元,惠及农户23.48万户。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已兑付19225.39万元,补贴机具13750台,受益农户10878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共到位8.878亿元,已发放7.424亿元,有效调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邮政快递服务深入乡村。全地区已建成覆盖快递分拨中心18个,总面积达9.54万平方米。共设置智能快件柜539组,其中201组已投放至村级。2023年以来,快递进村业务量达到3076.63万件,同比增长86.3%。
放心农资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累计出动地县两级农业执法人员784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场所8116家,办结案件55起。累计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6587批次,总体合格率99.39%。县市质检能力显著提升,首次实现自主检出不合格样品30批次。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核查小麦、玉米“三圃田”2.51万亩,合格率91.14%。
人才培育工程培育新动能。自治区下达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资金868万元,计划培训2391人,已完成培训1826人。组织培训及现场观摩会,培训辅导员、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负责人等240人次。争取农机领域培训资金240万元,计划培训农机手400人;举办农药经营管理培训班,培训11县市66名农药经营人员和29名监管、执法及技术推广人员。
数字赋能智慧农业发展。建成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3个、高标准农田760.74万亩,行政村光纤全覆盖,5G基站达4216个。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种植监测、农机管理与智能温室,引入北斗导航系统5690台、植保无人机2085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84%。
喀什地区通过全面推进“七下乡村”工程,显著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推进了农业机械化与绿色生产,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