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民政局以“数据赋能”为核心抓手,通过强化数据比对,着力破解救助对象认定难、政策落实偏差大、风险预警不及时等难题,显著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度、及时性和有效性,为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智”支撑。
今年以来,地区民政局与残联、医保局等单位数据进行比对,发现群众住院报销后个人支付费用较高,家庭可能需要救助的信息8613条,经核实纳入救助范围2109人,清退404人;与人社局转移就业数据进行比对,发现疑似未落实就业渐退期的信息32127条,经核查已纳入保障范围1252人;与农业农村局“三类户”数据进行比对,发现未纳入保障范围的未消除风险监测户的疑点信息14081条,目前已纳入保障范围2746人。
同时,筛选比对出城乡低保家庭中,有成员不是低保对象的、非整户保的22932条疑点信息,核查后纳入保障范围2936人,清退757人;筛选比对出家庭成员只有1人为保障对象的低保户110731条,经核实纳入特困供养918人、因家庭为非整户保而新纳入家庭成员4003人、不符合整户保而清退639人;筛选比对出家庭成员只有2人为保障对象的低保户63345条,经核实因家庭为非整户保而新纳入家庭成员6305人、不符合整户保而清退4720人。
通过高效的信息比对,有效识别并解决了疑似“漏保”“错保”等问题,实现了救助资源的精准滴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