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喀什地区紧紧围绕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理念,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技能培训与田间监测等多项举措,扎实推进玉米机收减损工作,全区平均损失率有效控制在1.59%,为实现粮食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喀什力量。
高位推动,织密减损“责任网”。喀什地区坚持从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迅速响应自治区工作安排,研究制定并实施了《喀什地区粮食机收减损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以玉米机收为重点减损环节,全面部署粮食收获机械的检修调试、农机手技能培训与跨区作业服务保障等工作。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地区向社会公开了玉米机收质量投诉热线,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本地及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燃油供应、道路安全等全方位服务,及时解决他们在作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对农户关于机收损失的投诉做到及时受理、快速响应,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圆满完成年度玉米机收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以赛促训,锻造减损“精兵强将”。提升农机手操作技能是实现机收减损的关键。喀什地区组织各县市创新培训形式,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演示、大比武等活动,广泛宣传减损理念,深入普及技术要点。在“三秋”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全区累计开展秋粮机收减损培训521场次,成功培训农机系统干部1212人次、拖拉机手及操作人员6.79万人次,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减损、支持减损的浓厚氛围。佳绩频传,捷报印证实力。9月18日,喀什地区代表队在自治区举办的玉米机收减损大比武中荣获二等奖,实现了减损工作的“开门红”。9月24日在疏勒县锦安镇成功举办本级玉米机收减损大培训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的热情,将减损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科学监测,交出减损“优异答卷”。为精准评估减损成效,喀什地区建立了覆盖广泛的田间监测体系。数据显示,全区12县市、111个乡镇、139个监测点位的玉米机收平均损失率稳定在1.59%,成功将损失控制在自治区2%的指导指标以内。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的莎车县和叶城县,损失率分别控制在1.75%和1.56%,均优于自治区要求,减损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
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喀什地区将“减损就是增产”理念落到实处的生动实践。通过系统性、精细化的管理,不仅最大限度地挽回了田间地头的粮食损失,更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粮食产后减损增效之路,为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