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
电影镜头掠过喀什古城蜿蜒的街巷,土木结构的房子在阳光里投下斑驳阴影,巴扎集市里各色美食的香气仿佛要从银幕里飘出来——这部名为《巴扎喜事》的影片,是天山电影制片厂以“一城一影”的创新姿态,为喀什量身打造的一封“旅行邀请函”。
作为天山电影制片厂首次尝试“电影+文旅”深度融合的作品,《巴扎喜事》从诞生之初就带着明确的使命:让观众透过银幕爱上喀什,实现“从取景框到旅行箱”的转化,把对画面的向往变成踏上旅途的行动。
为了让这封“邀请函”足够真挚,创作团队从源头就锚定喀什的文旅基因。选题策划阶段,他们像寻宝者般深挖喀什的文旅富矿,将喀什古城的烟火气、帕米尔高原的壮阔纳入故事骨架。深入喀什地区采风调研,确保每一个镜头都带着在地文化的温度,将民族乐器村展示的各类乐器、帕米尔高原的雪山等都拍摄进去。90%的实景拍摄,让观众直呼“每一帧都是新疆旅游大片”。
情节设计上,主创团队让故事与文旅场景巧妙共舞,如在巴扎的表演、在古城打卡点的旅拍等。影片中展现的喀什美景、特色美食等,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喀什体验影片中的场景与文化,实现电影与文旅产业的互利共赢。
影片上映后,提升喀什文旅热度的效果初显。19日,喀什万达广场影城的映后主创见面会上,有观众举着从喀什古城淘来的文创明信片求签名;“跟着《巴扎喜事》游古城”活动中,当一众明星在拍摄地故地重游时,身后跟着许多“按图索骥”的游客。
“这是我们第一次为一座城市量身打造电影。”编剧李牧时解释了“一城一影”的理念,“从剧本创作起,喀什的文旅属性就刻进了角色里。所有主场景都选在古城、帕米尔高原这些地标,就是想让电影成为文旅的‘引路牌’。”
演员洪剑涛则成了喀什美食美景的代言人:“喀什,我已经来了3次,每次来感受都不一样。因为喀什不光有美食,还有很多美景,一定得再来一趟。我希望所有的朋友跟我一样,能够四处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大美新疆。”
随着影片热映,喀什古城的老茶馆、帕米尔高原的石头城有望迎来更多“追影者”。光影里的喀什,正成为游客脚下的诗与远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