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中国政府网 新疆政府网

飞溅铜花淬匠心

发布日期:2025-09-02 16:43 来源:新疆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孙芳婷

8月27日,伽师县新疆鑫慧铜业有限公司的冶炼车间,40摄氏度高温伴着阵阵轰鸣。全国劳动模范阿迪力·那马尼手持巡检仪穿梭其间,炉温浮动控制在0.1摄氏度内,指标浮动压到0.1%以下,这便是他每天工作的日常。

从农民到车间主任,阿迪力掌心的老茧,就是他15年来一丝不苟对待工作的印证。

2010年,新疆鑫慧铜业启动招工。当时23岁的阿迪力在村广播里听到消息时,正扛着锄头在棉田里劳作。“走出土地谋出路”的朴素愿望,让他成为首批入职的60名员工之一,他也从此告别农耕生活,在轰鸣的冶炼车间开启了人生新阶段。

阿迪力的第一个岗位是冶炼车间风眼工,负责调控富氧空气量。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却暗藏考验:若遇突发停电,必须在60秒内关闭40多个富氧阀门,否则一氧化碳回流到风管可能引发爆炸。

“第一次独立操作时,我握着阀门手柄抖得厉害。”阿迪力回忆道。

为练就又快又稳的应急能力,阿迪力每天提前1小时到岗模拟操作,把阀门位置、关闭顺序刻进肌肉记忆。5年间,阿迪力主动参与30余次停电演练,总结出“三步关停法”,将操作时间从行业平均的120秒缩短至85秒,至今仍是企业应急标准。

转岗炉顶工后,阿迪力持续用“笨功夫”将加料误差率从行业普遍的2%压缩至0.3%。

“炉顶工不仅是加料,更要根据炉温即时调整方案。”在阿迪力工作服口袋里,一个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2000余组加料数据。他最终设计出分阶段精准加料工艺,使炉内温差控制在5摄氏度以内,设备维护频率从每周一次降至每月一次。

2024年一个暴雨夜,新员工操作失误导致设备停摆,而这时阿迪力和妻子正抱着高烧的孩子在急诊室等待。“我知道车间一旦停炉,损失很大。”阿迪力安顿好妻儿后,立刻回到单位,冲进车间连续奋战6小时,直至恢复生产。

面对高硫铜精矿采购成本攀升的困境,阿迪力提出用硫精矿替代方案,成功实施后,当年增产硫酸3000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0万元。在制酸系统突发升华硫结晶堵塞时,阿迪力又带领团队连续12小时排查,在管道弯头处发现直径15厘米的硫块,现场发明的“蒸汽脉冲吹扫法”不仅化解危机,更被纳入企业故障处理标准作业程序。由他主导的“富氧冶炼技术攻关研究与应用”项目,使熔炼炉实际处理能力提高4%,生产成本下降8%,实现经济效益270万元,被纳入自治区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如今,凭借身上这股认真劲儿,阿迪力已成长为车间主任。他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人才培养。每周组织技术研讨班,他亲自示范设备调试技巧,累计培养出2名技术骨干和5名高级技工。徒弟艾力·买买提说:“师傅教我们时,不仅讲操作步骤,更强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谨态度。”

十五载春秋,阿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近年来他获得“自治区劳动模范”“伽师县劳动模范”等称号,2023年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202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说,工匠精神不是口号,是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的坚持。

【打印本文】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

智能问答机器人